杨武之(1896年4月14日—1973年5月12日),本名克纯,数学家、数学教育家。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。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,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。杨武之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数论研究,尤其以华林(Waring)问题的工作著称。杨武之一生从事数学教育,特别是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执教并主持系务时期,培养和造就了两代数学人才。
1923年春,杨武之顺利地通过安徽省的公费出国留学考试。随即离别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,只身赴美国留学。他先到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大学读了三个学季的大学课程,取得学士学位。然后于1924年秋天转往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。杨武之师从名家L.E.迪克森(Dickson),研究代数学和数论。1926年以《双线性型的不变量》一文获得硕士学位。两年之后,又以《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》,使杨武之成为中国因数论研究而成为博士的第一人。
题目:Various Generalizations of Waring's Problem
作者:YANG, KO-CHUEN
毕业院校:芝加哥大学
论文链接:
https://www.pqdtcn.com/thesisDetails/C9CAC1739C26EE87F8BA54117A0A64E1(PQDT全文链接)注:因论文为扫描件,建议放大倍数后阅读。
https://www.proquest.com/pqdtglobal/docview/301801104
所谓华林问题,是指下列猜想:每个正整数都是4个平方数之和,9个立方数之和,一般地,g(k)个k次方数之和。